最近,一位叫做阿维科恩的以色列学者发表了他的研究结论:美国很有可能调转刀口,开始屠杀犹太人! 看到这里,恐怕不少朋友都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,众所周知,美国跟以色列的关系可谓是非常亲密的,以至于谁是爹谁是儿子都快分不清了,反正以色列说的话,美国可以说是言听计从,最近以色列不是在跟伊朗过不去吗?美国就要给以色列帮场子,甚至还想亲自下场。 既然如此,那为什么会说,美国可能会屠杀犹太人呢? 美国思潮的改变 美国内部反以声势开始变大,是从2023年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开始的。虽然过去几年巴以内部摩擦不断,美国的主流民意一直都是支持以色列的。 但今时不同往日,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,比如不听美国指令的TikTok的风行世界,大部分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也有了发声的权力,他们拍下了大量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暴行,向全世界展示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。 毫无疑问,从视频里以军的手法来看,以色列的这些暴行并不是这几年才产生的。以色列自从与巴勒斯坦的争斗中占了上风之后,就在肆无忌惮地开始虐待巴勒斯坦人民了。
而这些消息,以前都被西方世界封闭的死死的,可先进的社交媒体一流行,这些传统媒体自然是捂不住嘴了。 而西方国家内部同情心泛滥的“白左”,早已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了。这些“白左”们看到巴勒斯坦人民过的如此悲惨,自然开始反以了。 一瞬间,美国反犹事件一年内暴增361%,达到9354起,其中58%跟巴以冲突直接有关。 当然,光是“白左”,倒还没有那么强的威力。犹太人在美国口碑的败坏,跟“白右”也有关系。 可以说,犹太人得罪了美国从左到右的所有势力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美国现在是特朗普当权。特朗普的支持者,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右翼分子,而且是极其标准的“红脖子”。 这些“红脖子”特别沉迷于一种阴谋论,那就是所谓的“深层政府”,也就是“美国政府始终都在被一小撮人所掌握,我们选上来的人只是他们的傀儡”。 结果巧了不是,最近几年美国的经济不太行,可红脖子们一点,发现华尔街、硅谷里的那些犹太人富豪的财富反而涨了40%。顿时,所谓“犹太人控制美国经济”的说法,可谓是甚嚣尘上。
更“神助攻”的是美国政府的操作。以色列挨了打,美国当然不能不管不问,毕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埋的“钉子”,用来制约阿拉伯国家的。 所以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起,美国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超过1500亿美元,相当于每个以色列人每天花美国纳税人3美元,各种军事装备更是敞开了供应。 可现在,美国老百姓不乐意了。 前面说过了,美国现在经济不太行,还要大把大把的掏钱援助万里之外的以色列,这钱砸出去了能连个响都听不见。 尤其是以色列用美国导弹炸了加沙医院,电视上巴勒斯坦小孩抱尸体哭的画面一播,很多人就骂“这钱是不是犹太人逼着政府给的?”
而且,美国总吹自己是“民主人权卫士”,可在以色列这儿就双标了。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定居点,拆巴勒斯坦人的房子,联合国都说“非法占领”,美国却年年在安理会用否决权“擦屁股”。 2024年联合国大会180个国家投票谴责以色列侵犯人权,就美国和以色列反对,场面贼尴尬。 如此种种,美国国内的进步派当然就受不了了。偏偏就在这当口,美国政府还搞了个《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》,本意是打击反犹,结果执行起来走了样。 因为这个法案把批评以色列政策等同于反犹,学生课堂上引用《圣经》都可能被调查,毕竟出卖耶稣的就是犹大,照这么看的话,这《圣经》都疑似有点反犹了——在美国这样的宗教国家,这话可严重了。
特别是大学生。2024年哥大学生抗议以色列封锁加沙,举着“自由巴勒斯坦”的牌子,结果校方说这是“反犹”。 司法部冲进哥大抓学生领袖,教育部威胁60所大学“不镇压反犹就断经费”,好几个学生被处分。 这下可就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了:凭什么抗议俄罗斯这些国家“侵犯人权”,美国都支持鼓励,结果到了犹太人这,美国政府就下场抓人了?凭啥以色列做错事不让说?是不是犹太人控制了学校?这算不算“侵犯言论自由”? 纽约大学一个教授分析以色列定居点政策,被举报“反犹”差点丢饭碗。更让人觉得“连学术讨论都不让,肯定是犹太人心虚了!”
反犹分子趁机煽风点火,2024年加州反犹集会上,标语直接写“美国支持以色列屠杀儿童,都是犹太人的阴谋!”政客用“全球主义者”暗号指代犹太人。 TikTok上犹太阴谋论话题播放量破百亿,跟1933年纳粹党报的言论重合度高达67%。 更麻烦的是,美国在中东捅了娄子,比如伊拉克战争打了20年花7万亿美元,死了4000多美军,反犹的人就说“都是深层政府里的犹太人逼着美国打的,为了给以色列在中东扫清障碍。
2025年退伍军人协会调查显示,70%的老兵认为“美国中东政策太偏向以色列,害我们遭报应”,这情绪很容易被引向反犹:“要不是犹太人掌控外交,我们的孩子咋会去送死?” 以关系本质上,是美国把战略利益和以色列绑太紧,却没处理好国内民意。当政府一边喊“多元包容”,一边给以色列开“特权通行证”,老百姓的不满就只能找犹太人撒气。现在的情况是,左翼大骂犹太人在加沙不干人事,右翼反对美国投入太多资源给犹太人。 总之,在反犹这件事儿上,左右翼竟然在结果上是一样的。
美国反犹的老黄历 当然,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,美国人再反犹,总不至于要学纳粹德国,对犹太人搞大屠杀吧? 但说来还真有意思,因为美国在反犹这块,其实算是历史悠久的了,不如说,不反犹才是美国历史上的新鲜事。 要说美国反犹这事儿,那可真是祖传的毛病。打从殖民时代起,清教徒就拿着《圣经》当借口,说犹太人是“背叛耶稣的家伙”。 1654年第一批犹太移民到纽约,荷兰殖民者直接立规矩:犹太人不能当公务员、不能投票,连买块地都得特批。 罗德岛更绝,1662年法律规定“犹太人周日不许靠近教堂,不然罚五先令”——这哪儿是歧视,分明是把人当异类往死里排挤。
到了19世纪,欧洲反犹闹得凶,大批东欧犹太人逃难到美国。1840年到1920年,美国犹太人口从1.5万暴增到350万,大多挤在纽约下东区的贫民窟里,靠开小商店、缝衣服糊口。 可当时的美国白人咋看他们?嫌他们穷酸还抱团,1860年《纽约时报》都登文章说“犹太人聚居的街区像瘟疫区,做生意全靠坑蒙拐骗”。 1873年美国经济危机,工厂倒闭,反犹报纸就喊“是犹太人抢了我们的工作!他们工资要得低,还不讲工会规矩”,芝加哥屠宰场、纽约纺织厂的工人罢工,都拿犹太人的铺子撒气。
20世纪初,反犹玩出了“高端操作”。哈佛、耶鲁这些名校搞“犹太配额”,哈佛校长1922年公开说“犹太人录取比例不能超过15%,不然校园风气就坏了”。怎么卡人?入学考试加难度,面试时刁难:“你家开杂货铺的?那肯定没钱交学费,回去吧。” 1924年哥伦比亚大学更狠,让犹太学生写“种族背景说明”,变相查祖宗三代。职场上更是“玻璃天花板”,1910年纽约前100家律师事务所只有3家有犹太合伙人,1929年大萧条前,美国500强CEO里愣是没一个犹太人。 银行招人时问“你过圣诞节还是光明节”,保险公司招聘写“需基督徒推荐”——逼得犹太人只能自己搞小圈子,像雷曼兄弟、高盛这些犹太投行,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。
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,反犹彻底疯魔了。密歇根州牧师查尔斯考夫林搞广播节目,每周3000万听众,天天骂“华尔街银行家都是犹太魔鬼,把美国人骗得倾家荡产”。 1938年还说“希特勒对付犹太人的办法,说不定值得学习”。 汽车大亨亨利福特更绝,旗下报纸连续十年发反犹文章,翻印纳粹的《犹太贤士议定书》当“证据”,连希特勒都给他写信点赞。 那时候美国失业率25%,面包店门口排长队,反犹报纸却说“犹太人家里囤满了面粉”,芝加哥街头挂着“不买犹太商店”的标语,底特律的犹太人连光明节都不敢公开过,怕被砸玻璃。 所以,从以上这些点来看,美国颇有纳粹之姿,搞起反犹来,没准希特勒还真是他们的重点学习对象。
总结 科恩博士的警告,说白了就是,美国反犹这事儿,历史基因没断,现实危机催化,美以关系拱火,几股劲儿凑一起,让反犹主义从“老黄历”变成“新麻烦”。 要解决这事儿,美国得先解开自己的死结:别把支持以色列当成“政治正确”,允许正常讨论;别再当以色列的“冤大头”,把纳税人的钱多用在民生上。 不然经济越差、政治越分裂,反犹情绪就越有市场,再这么折腾下去,美国社会这锅粥迟早得糊。 资料: 从“美国优先”到“以色列优先”:外交言论背后的霸权逻辑崩塌_心灵暴风雨 一个刺耳的警告:2025年,灭犹太人的会是谁_雪谷探寻的惊奇 美国自封“全球第二”国务院发言人的“以色列优先”论撕裂美国_乐天派宇宙AEuBi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